近日,由煙臺中集來福士采取電子帳冊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在海陽基地開工。
該平臺通過外發加工由海陽中集來福士建造船舶分段,煙臺中集來福士負責完成整套鉆井系統的安裝及調試,是中集來福士為挪威福瑞斯泰深水鉆井設備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屬最新一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排水量達7萬噸,最大工作水深為3658米,鉆進深度15250米,配備dp3動力定位系統,可以在墨西哥灣、中國南海、澳大利亞、巴西海域、南非、南大西洋等深海域作業。
煙臺海關以扶持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快速發展為助推“藍色經濟”的著力點,為方便企業辦理海關業務,煙臺海關對該公司實行加工貿易聯網監管。采取該模式后,企業不再需要逐合同來海關備案、核銷,通過計算機網絡足不出戶就可向海關申領電子賬冊及辦理進出口通關手續,有關料件、成品自動記入電子賬冊進行滾動核銷,從而實現海關對加工貿易企業的“無干擾”監管。
此次鉆井平臺立項初期,煙臺海關就實行重點項目責任制,指定具體聯絡人,為企業提供耐心周到的政策咨詢服務,從備案審批、商品歸類、料件進口到項目的投產運營,提供一站式服務。鉆井平臺建造所需的特種船舶進口料件近千種,大多數都是比較少見的特殊設備,給產品歸類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不耽誤企業生產,煙臺海關的工作人員克服困難加班加點查閱資料,及時完成進口料件的備案,使得各種料件能及時的投入到鉆井平臺的生產中。同時煙臺海關為中集來福士建立首個山東省“海關特殊行業電子帳冊”,通過這種新的監管模式,海關將企業的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分類為“主料”、“非主料”并實施不同的監管,加快了料件的核銷周期。企業還可以享受成品出口后再申報單耗以及保稅料件可在集團公司內部調撥等優惠措施。這不僅使海關監管模式與企業內部管理銜接的更為緊密,也有利于此類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開展保稅加工業務,成為關企合作雙贏、和諧發展的又一典范。
(張妍/文)
西紅花進口報關門到門代理服務流程沈陽報關協會、沈陽海關聯合邀請大學生“走進海關”前11月海關通關時間壓縮超過三分之一海關總署發布優化營商環境16條沈陽海關邀請社區黨員群眾“增進了解 走入海關”汕頭海關為穩外貿穩外資增添“稅”動力長春海關護航“新藍海”太原海關與市府座談外向型經濟發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