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化(青島)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張明來到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報關大廳大宗散貨驗估窗口,提交驗估業務資料。
“我們公司這次進口一船10萬噸原油,提前就按照‘5+n’驗估單證一次性告知清單準備好了所有材料。”張明說,這樣企業跑一趟就能把資料遞交齊全,而且海關驗估關員通過專門窗口和線上通道為企業提供專屬、全程指導,為企業通關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
驗估是指在海關為確定商品歸類、價格、原產地等要素,對進出口貨物單證資料或報驗狀態進行驗核,對涉稅要素風險進行評估處置的過程。原油、鐵礦砂等大宗散貨商品屬于公式定價貨物,進口時通常不能確定成交價格,而是以約定的公式確定貨物結算價格,海關需要對其實施驗估審核。由于進口大宗商品定價機制復雜、所需單證繁多,驗估作業環節也成為影響企業通關效率和貿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份以來,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青島海關立足關區特色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百日沖刺”行動,探索實行驗估單證一次性告知制度,選取轄區口岸重要的進口貨物,率先在黃島海關開展試點。
“實行提交驗估單證一次性告知制度,可以有效壓縮海關審核時限,推動大宗散貨通關便利化。”青島海關關稅處屬地納稅人管理科科長李晶介紹,海關制定“5+n”告知事項清單,一次性告知企業驗估所需合同、最終結算發票、重量(品質)檢測報告等5項必備單證,以及結合驗估指令要求通常需提供的付匯證明等n項單證,便于企業提前準備、集中提交。
對一次性告知制度實施后帶來的變化,已在黃島口岸從事進口原油申報業務十幾年的張明有切實感受。
“我們每年進口約1800萬噸原油,申報報關單160多票。以前原油驗估時要自己先準備一些基礎單證,再根據關員審核要求不斷補充單證,辦完驗估業務至少得2到3天。”張明說,現在企業只需按照清單要求到專門窗口提交一次資料,一天時間就能辦結,“省時間就是省錢,尤其對于大宗商品來說更是如此,預計一船原油能節省20多萬元的各種在港費用。”按黃島口岸去年進口250多船原油測算,這一制度實施后,海關大力壓縮進口貨物在港時間,每年僅原油一項大宗商品即可為企業節省在港費用超過5000萬元。
為進一步提高海關驗估作業效率,青島海關發布了大宗散貨商品涉稅風險提示清單,幫助企業有效防范不合規申報帶來的風險。
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事業部業務經理王陽軍表示,現在收到企業提供資料后,可以先根據風險提示清單自查,將風險提前發現處置,這樣也降低了企業違規風險。
與此同時,一次性告知制度也提高了海關驗估處置效能,使海關執法更加公開透明、規范高效。黃島海關綜合業務二處驗估科副科長馬聰介紹,現在企業提供驗估單證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增強,申報合規性明顯提高,驗估處置效率得以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海關驗估單證一次性告知制度試行以來,青島海關已通過這一制度完成原油、鐵礦砂等大宗商品驗估報關單336票,驗估作業時限壓縮約50%。(路婧、王剛/文)
杭州海關優質服務吸引“金鳳凰”公共航空運輸企業之一 申請籌建(二)廣州海關在出境郵遞渠道查獲246件侵權鞋包衣帽寧波海關節前服務忙 進口民生物資通關快廈金航線成兩岸往來快捷通道(轉載)二手機械進口清關需要的單證都在這了!進口花咲蟹即將走上百姓春節餐桌國門綻開民族團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