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防疫大考,烏魯木齊海關黨委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上下一心,連續奮戰,制定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構建一線人才梯隊,定期研判疫情防控形勢,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筑起一道“外防輸入”的嚴密防線。
嚴密部署 精準防控
聞令而動,遵令而行。疫情發生以來,烏魯木齊海關黨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下沉一線、現場指揮,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措施,關區部門和單位黨員干部紛紛請纓上陣,全力以赴共同抗擊疫情。堅持“一口岸一方案”,針對不同口岸相應風險等級聯防聯控具體要求,開展口岸日承載入境人員能力的評估測算和壓力測試,集中梳理各隸屬海關聯防聯控閉環機制的建設情況,提出優化整合意見,形成7個陸路邊境口岸“一張海關監管環節職責任務表+一張聯防聯控聯系流程圖+一張檢測能力評估表+一份地方聯防聯控方案+一套優化整合意見建議”的聯防聯控閉合方案。緊緊圍繞“三查、三排、一轉運”等規定動作,對進入新疆的境外人員,實施100%體溫監測、100%流行病學調查、100%采樣核酸檢測、100%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保證各邊境縣市、航空運輸、口岸檢疫、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目的地送達全程閉環運行、無縫對接。
立足新疆接壤國家現狀,烏魯木齊海關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先后啟用五版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印制俄、蒙文申明卡,有效滿足關區現場差異化、多樣化使用需求,結合推進旅客“指尖申報”小程序,充分發揮健康申明卡對高風險人員的精準識別作用。此外,對入境交通工具100%登臨檢疫、嚴格實施消毒,對邊民、入境司乘人員、包機以及來自重點防控、重點關注國家(地區)人員實施兩道體溫篩查,切斷傳播途徑,并在口岸嚴格對埃博拉、拉沙熱等重大傳染病的入境檢疫,做到輸入風險早發現、早控制,防止疫情疊加。
盡銳出戰 勇于擔當
口岸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是“人力”。烏魯木齊海關進一步強化專業力量配備,擴大一線疫情防控參與面,調配衛生檢疫專家擔任口岸疫情防控顧問,整合醫學專業背景人員,吸收黨員突擊隊和志愿者參與,形成1000余人的三級應急防控梯隊力量,全力保障一線疫情防控,實現正常開關口岸全覆蓋。“不留死角”摸清新疆各口岸衛生資源及應對能力的底數,針對性地加大口岸衛生檢疫投入,統籌翻譯、醫學背景人員和實驗設備、檢測試劑、防護物資等醫療衛生資源調配,補足短板、填補漏洞、扭轉弱項。
圍繞“不感染一人”目標,烏魯木齊海關采取最嚴格防護措施覆蓋口岸一線。認真執行疫情防控人員健康監測工作,每日進行健康申報、體溫監測,對流行病學調查、樣本采集、實驗室檢驗和衛生處理等疫情防控高風險崗位疫情防控人員每月至少開展1次核酸檢測;其他崗位疫情防控人員在上崗前和離崗前各檢測1次;對有癥狀、有職業暴露史或經評估感染風險較高的疫情防控人員隨時進行核酸檢測。針對當前防護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短板弱項,落實落細各項防護要求,做到應配盡配,堅決保障“零感染”。
密切監測 加強監管
未雨先綢繆,烏魯木齊海關從鄰國出現病例即密切關注國際疫情形勢的發展態勢,實時評估關區各陸路口岸疫情輸入風險可能性和危害度。“地毯式”摸排口岸疫情防控短板和漏洞,摸清接壤國家(地區)疫情和當地防控政策措施等情況,緊盯高風險群體和高風險地區,分析研判通航國家(地區)的疫情發展態勢、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情況或動向,跟蹤分析航班航線的變化,同時研判可能存在的偷渡風險。根據研判結果,結合烏魯木齊關區實際,科學規劃疫情防控工作。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建立口岸現場在崗人員信息和關區應急防控物資消耗監測制度,動態調整檢疫查驗重點國家和地區,安排專人調取烏魯木齊往返境外重點國家旅客艙單信息開展數據分析,篩查整理烏魯木齊出境至重點國家尚未復入境人員數據,提升高風險人群排查精準性。同時,對外方貨車司乘人員按照“相對固定、備案管理”的方式、首次入境統一在地方疾控部門開展采樣核酸檢測,其后開展貨運通關業務,并在前沿緩沖地帶推行“無接觸式”接駁裝載。將通關通道、貨物堆場以及出境車輛待發區等進出境全域進行物理閉合,形成對車輛入境、卸貨、出境全鏈條一體化管理,進一步加強對tir運輸車輛的管理,防范化解貨車司機入境傳播風險。堅持尺度不松、標準不降、流程不變,保障衛生檢疫措施、航空旅客艙單監控、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儲備等各個環節逐一細化,防患于未然。
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戰斗中,烏魯木齊海關勠力同心嚴把國門,全力以赴嚴防死守,扎緊境外疫情防輸入防線,堅決防止疫情輸入和擴散蔓延,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筑起“銅墻鐵壁”。(楊逸萌/文)
揭陽海關“四個轉變”助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小”眼睛看“大”國門 ——江門海關舉辦國門生物安全主題開放日寧波海關助力全球最大LNG動力集裝箱船首航流通環節簡單加工 拓寬綜保區企業發展路徑打擊治理非設關地走私取得初步成效進口危險品報關流程是這樣的,你來看看病危患者“零等待通關”通關改革促服務 做企業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