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威海晚報》報道 記者昨日從威海海關了解到,自1月4日啟動進口貨物分類通關以來,威海海關海運、空運現場的6萬余票進出口報關單均采用了分類通關模式,進口貨物海關作業平均時間縮短至5分鐘。而據了解,此前已實施的出口分類通關,使海關作業平均時間縮短至1分鐘。
進口分類通關是繼2010年10月實施出口分類通關以來,通關監管模式改革的又一次重大飛躍。據威海海關負責人介紹,分類通關業務是通過對海關計算機審單系統風險分析參數的科學設置,實現計算機對企業報關單的自動審核和風險值判別,篩選出高風險貨物實行重點審核、查驗,對低風險貨物快速放行。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人工逐票審單的平均時間和工作成本。截至目前,威海海關進口分類通關驗放報關單4263票,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和高風險重點審核的報關單分別為3338票、123票和802票,相應比例分別為78.3%、2.9%和18.8%。
據了解,出口分類通關啟動三個月以來,相關企業已享受到分類通關改革帶來的便利,海關作業平均時間僅為1分鐘。
海口海關全方位打擊走私為海南進一步擴大開放“保駕護航”新生圩海關創先爭優顯成效海關護航茂名龍眼新鮮快速出口東莞代理危險品出口報關公司威海海關查獲夾藏出口危險貨物600千克二手機械進口清關流程汕頭海關助力進口清潔能源通關再提速清明小長假杭州空港口岸進出境旅客增長迅速 杭州海關全力保障同胞返鄉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