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檢融合,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關注檢驗檢疫相關處罰案例,那么常見的一些違法違規情況,檢驗檢疫一般是怎么處罰的呢?選取了一些案例供大家參考學習。
01、進口法檢商品擅自使用
***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報檢進口的一批塑料阻燃劑,在未經檢驗的情況下擅自將其中部分阻燃劑投入生產,罰款人民幣2763.23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未報經檢驗而擅自銷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未報經檢驗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檢機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02、偽造認證標志
***(太倉)實業有限公司偽造、冒用認證標志案,罰款人民幣15492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第三十六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質量認證標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商檢機構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
03、提供虛假申報信息
蘇州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如實提供商品真實情況取得證單案,企業為了逃漏檢,申報虛假的貨物信息,罰款人民幣1551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第四十六條 進出口商品的收貨人、發貨人、代理報檢企業或者出入境快件運營企業、報檢人員不如實提供進出口商品的真實情況,取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有關證單,或者對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商品不予報檢,逃避進出口商品檢驗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商品貨值金額5%以上20%以下罰款。
04、偽造官方證明文件
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的益生菌飲品系跨境電商產品,無對應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故偽造《衛生證書》,罰沒款共計51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第四十七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檢驗證單、印章、標志、封識、貨物通關單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檢驗證單、印章、標志、封識、貨物通關單,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商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罰款。
上海作為高級aeo認證企業,熟悉海關法規、政策、業務程序,又具有豐富的通關經驗,為客戶提供進出口報關報檢、原產地證書、貨運代理、外貿通關一體化等優質服務,進出口報關服務熱線
上海報關行|上海港進口貨物到港后如何報關|海運預申報指南上海進口面霜怎么辦理國際物流:中轉港這些知識一定要知道冷凍肉進口報關前一定要準備好這些資料、資質進口冷凍榴蓮報關程序詳解上海進口實木板清關代理公司加工貿易手冊管理不善的代價昂貴白云機場清關代理找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