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是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山東省是食品農產品進出口大省,自2021年以來,青島海關聚焦建設進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口岸,制定5方面20條措施,著力提升口岸設施、技術、管理、服務、隊伍能力和水平,服務進出口食品農產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今年前11個月青島海關監管進出口食品農產品2545.1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長16.6%。
發揮技術優勢保市場主體
近日,青島盛德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200噸花生仁向青島海關申報出口荷蘭市場。從2021年5月開始,這家企業出口歐盟市場的花生,再也沒有向海關申請簽發《健康證書》。
“海關指導我們不斷完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尋找科學方法降低黃曲霉素污染風險。”公司負責人鄭玉珍說,“現在從申請出口到貨物啟運最多2天,僅檢測費一項,一年就節省6萬多元。”
“我們連續多年開展花生產地黃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普查工作,先后設立11項研究課題,制修訂5個相關標準,指導企業建立和完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青島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處長宋海紅介紹。海關的一系列舉措,使得轄區出口花生中黃曲霉毒素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獲得歐盟質量管理體系認可,推動歐盟于2021年5月取消對我國花生中黃曲霉毒素的官方檢驗及出具《健康證書》的要求。
去年以來,青島海關推動歐盟取消含明膠復合食品必須提交殘留監控的要求,指導幫扶出口企業破解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產業根基。通過完善出口食品境外通報核查,組織對出口食品不合格信息進行調查,開展出口腌漬蔬菜風險排查、葡萄酒質量提升行動、水產品質量提升和專項整治等專項工作,青島海關持續指導督促出口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促進山東蔬菜、禽肉、水產品等優勢產品擴大出口,“青島啤酒”“龍口粉絲”“金鄉大蒜”“煙臺蘋果”等一大批拳頭產品享譽海外。
此外,青島海關積極推廣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和動植物產品生產企業注冊登記“碼上辦”,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辦理相關業務,不斷擴大市場主體規模。目前青島海關轄區共備案出口食品生產企業3571家。
強化服務保障保物流暢通
“我們剛收到船舶靠港信息和貨物布控機檢指令沒多久,就從‘關港通’收到貨物放行信息,機檢后直接放行,真的是無感查驗、無感通關。”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進口國儲肉通關負責人龍昊說。
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查驗一處副處長戴方慧介紹,“關港通”口岸智慧查驗平臺是匯聚海關、港口、企業三方信息的一體化作業平臺,通過發揮信息化優勢,海關查驗環節需人工處置的事項由14個縮減至7個,90%以上流程實現線上遠程辦理,進口食品農產品平均查驗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口岸物流暢通,貿易才能暢通。青島海關積極指導地方政府和企業申建海關指定監管場地,獲批各類指定監管場地56家,口岸接卸能力大幅提升。
青島海關主動靠前服務,持續推進現場“一站式”辦公,在業務量較大的查驗場所或集散中心駐地辦公,實現貨物查驗“零等待”,并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出臺優先查驗、預約查驗等一系列服務措施。(楊衛海、李永青、蘇茂文/文)
胡玉敏參加海口海關黨組2014年度民主生活會空運進口操作要點塞外食品出“游”記——石家莊海關所屬張家口海關助力農食產品出口進社區進校園 江門海關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大連海關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進口分析儀清關的流程手續,進來看看冷凍海鮮進口報關需要哪些資料浙江延續“燒烤模式”查驗關員迎戰高溫“烤”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