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無錫日報》報道整合各方資源,再造流程,提前介入報關,下廠驗放通關。昨日獲悉,無錫海關推出服務新招,創設“中心制”便捷通關,為重點項目重點推進、重點企業重點服務,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國電集團在宜興投資建設的光伏(江蘇)有限公司內,剛剛進口的薄膜電池生產線和高效電池生產線已安裝到位,正在調試。這是企業應對市場之變、“搶先機”進行技術升級之舉。主管采購的蕭先生介紹說,當時這批設備進口時共有487個集裝箱,貨值達1.3億美元。如此大規模的貨物,如果再按以往走上海口岸就太折騰了。“國電光伏”的煩惱,無錫海關早已發現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考慮到離無錫市區較為偏遠,業務量相對集中,無錫海關隨即完善宜興辦事處機制,在當地建立“區域管理中心”,為企業提供注冊管理、監管、加工貿易備案等一條龍服務。海關專門成立應急處理小組,相關人員提前一個月對所涉進口貨物進行“預歸類”和“預審價”,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基本做到貨物即到即通關放行。針對一些大型光伏生產設備尺寸大、精密度高、現場拆卸難、需要無塵環境等問題,海關人員跟著設備到現場,盡可能將通關時間一縮再縮。“前前后后,比以前到上海通關起碼節省了一個月時間,要知道這都是利潤啊!”公司總經理徐忠感慨,下轉第2版“沒想到,在家門口通關這么順暢!”
作為省內首家內陸型海關,今年以來,無錫海關開展“中心制”建設,整合優化監管設施、監管機構、監管人力資源、業務運行機制和作業流程,簡化審批環節,加速貨物驗放,不斷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除宜興外,在外資企業集中的無錫新區,海關成立“監管通關中心”,將原先直通式監管點和出口加工區辦事處兩個單位合并,整合通關和監管業務,集中力量在物流卡口的監管和服務上,更加適應高新企業“全球接單、全球采購、中國制造、全球交貨、零庫存生產、快進快出”的生產模式,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位于出口加工區的海力士公司,在第三次增資變更時,由于原電子賬冊內的設備及原材料無法在短期內轉入新的電子賬冊,有可能影響到企業正常的進出口,無錫海關特別為其申請開通雙號并行,為企業排憂解難。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無錫海關為海力士公司驗放進出口貨物11.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3%。
據介紹,為不斷提升服務效率,無錫海關還與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實行海關領導重點聯系制度、海關聯絡員制度和企業聯系人制度,暢通互動渠道。與此同時,加強聯系配合,開展調查研究,解決疑難問題,并承諾對話溝通“零距離”、政策學習“零成本”、守法通關“零障礙”、通關服務“零抱怨”、緊急通關協調“零環節”。
海關護航威海新港散雜貨基地建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海關護航國產汽車奔赴海外新鮮出口 連云港蔬菜跑出“加速度”西寧海關服務穆斯林朝覲群眾查獲走私入境旱獺皮300張武漢海關一年簽發5.8萬份原產地證書 助鄂企享關稅優惠超10億元進口豌豆快速通關進境廣州中歐班列跑出“開門紅” 1月發運貨重、貨值均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