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伴隨著碾壓機、切割機的陣陣轟鳴,一個個假冒燃氣灶、二極管、箱包手機被徹底解體、碾碎,這是拱北海關以環保手段銷毀侵權產品的一幕。
當日,在廣東中山一家擁有專業銷毀資質的公司,拱北海關對208667件侵權產品進行了集中銷毀處理。被銷毀的侵權產品分別侵犯了“博世”、 “西門子”、“虎牌”等知名品牌。
本次集中銷毀的侵權產品是拱北海關自今年2月以來在珠海、中山兩地口岸的貨運、旅檢和郵遞渠道查獲的,共涉及燃氣灶、二極管、抽油煙機、紙箱、光盤、箱包、手機及其零配件等14個類別。按照國家法規和國際慣例,這些侵權產品必須進行安全、環保處置,確保無任何侵權產品重新回流到市場。拱北海關派員現場監督了侵權貨物的處置過程。
拱北海關介紹,今年以來,該關堅持打擊侵權與便利合法貿易并舉,做好“維護者”、“服務者”和“宣傳者”,1至9月份,該關共查處侵權案件143宗,查獲侵權貨物、物品近23萬余件,案值1218萬元;其中貨運渠道侵權案件37宗,案值同比去年增長1.16倍。
其中,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拱北海關于今年3至4月間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打擊輸美假冒消費電子產品的“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一個月內,該關查處輸美侵權貨物案件2宗,查獲侵權貨物6562件;查處出口香港侵權貨物案件2宗,查獲侵權貨物14.79萬件。在聯合執法行動結束后,拱北海關又先后連續查獲侵犯美國ul安全實驗所“ul及圖形”、''ru''商標專用權案件等8宗案件。
新聞鏈接
案例回放:土豪“博世”
在本次銷毀的侵權貨物中,有一批侵權的土豪“博世”灶具。今年年初,某公司向中山海關申報出口的 “bosch grade”牌抽油煙機168臺、燃氣灶具392臺,貨值24508美元。“博世本是著名商標,這個尾巴上卻帶個中文翻譯為‘級別’的‘grade’,莫非這是一個‘土豪’?”關員決定對這批貨物重點關注。
經海關查驗,該票貨物涉嫌侵犯權利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bosch”商標專用權而被扣。
“本公司使用的商標是‘bosch grade’,與‘bosch’并不完全一樣,怎么會涉嫌侵權呢?”貨主十分不解。海關工作人員解釋說,實際上并不是只有與注冊商標完全一致的情況才構成侵權。該公司在抽油煙機、燃氣灶具上使用的“bosch grade”標識和權利人在海關備案的“bosch”商標近似,根據我國商標法的相關規定,已構成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海關提醒:警惕侵權“陷阱”
從今年海關查獲的侵權案件看,定牌生產企業盲目“照單加工”容易導致侵權。
海關分析,部分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為薄弱,根本沒有審核所加工品牌的知識產權狀況,就盲目“照單加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外某些不法客商為了轉嫁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會委托國外企業進行加工,而國內一些企業由于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很少過問委托方是否得到了權利人的正式授權,這樣訂單“二傳手”的國內企業成了“替罪羊”。
“為防范貼牌生產中仿冒國際品牌,引發侵權風險的情事發生,國內外貿加工企業要對國外委托方的主體資格證明、注冊商標狀況、委托加工合同等法律文件盡到合理審查義務。”海關法律專家介紹。
“還有一種情況是,企業在侵權行為發生之后才去找國外委托方,而委托方可能只是一個‘皮包公司’,當權利人向侵權行為人主張權利的時候,國外委托方可能消失了,部分企業為此也吃到了苦頭”。
海關呼吁進出口企業,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自主品牌應及時向海關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定牌生產”應提前確認是否已取得權利人授權。
(黃旭榮/文)
非凡十年∣蓬萊葡萄酒釀出“國際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舉辦國門生物安全科普展鄭州海關幫助企業用好原產地稅收優惠政策散雜貨進口運輸程序紅酒進口報關資料集裝箱號隨附單據簡介寧波海關查獲侵權貨物6000件政策實施兩周年 電商退貨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