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位于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的安德烈斯蒂爾動力工具(青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割灌機、鏈鋸、綠籬機等各條生產線正有條不紊運行。這里每天生產的園林機械設備,其中一部分作為外貿訂單經海關監管后出口海外,另一部分內銷到國內市場。
該公司高級關務專員李桂娟介紹,企業以前在國內采購設備、耗材和服務等無法享受增值稅抵扣或退稅政策,生產成本壓力較大。隨著綜合保稅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在公司落地,企業國內采購成本下降,國內市場銷售額也不斷增長。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是國務院出臺的支持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21條措施之一,賦予了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從事保稅、非保稅業務“雙重身份”,即企業內銷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融入國內增值稅“免抵退”鏈條。同時企業繼續沿用保稅加工政策,其出口貨物可根據實際申請退稅,享有綜合保稅區原有政策優勢。
“把綜合保稅區企業由傳統的適應‘兩頭在外’的‘單開門’變為靈活雙向的‘雙開門’,有效推動了區內企業集聚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優勢。”青島大港海關綜保區綜合業務科科長陳康說。
綜合保稅區政策為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新通道,海關的監管創新為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前期受疫情影響,我們面臨供應鏈斷裂、海運訂艙緊張、綜合運行成本上升等多種困難。”李桂娟說,青島大港海關將中歐班列“終點站”延伸至園區內,貨物運輸周期可有效縮短,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也提高了企業零部件供給和生產的穩定性。
為緩解園區企業運力緊張等壓力,青島大港海關積極協調進境口岸和中轉陸港海關,激活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政策優勢,開辟國際陸運貨物通關新模式,中歐班列“二次轉關”進口貨物可直接入區通關,節省了企業物流通關成本。
從便利政策和監管創新中獲益的,還有青島德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這是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內一家從事國際貨運代理及倉儲服務的企業。
“以前客戶訂單往往是保稅貨物和非保稅貨物搭配在一起,因不同倉庫存儲,導致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公司總經理胡良砥說,“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模式實施后,保稅貨物和非保稅貨物可以放在同一個倉庫進行狀態轉換,貨物出庫頻率和周轉速度加快,為客戶節省了倉儲物流費用。
“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是指允許非保稅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貨物集拼、分撥后,實際離境出口或出區返回境內的海關監管制度。這一政策有效緩解了綜合保稅區內倉庫閑置問題,可以盤活區內倉儲資源,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據統計,截至目前,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內共有“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試點企業3家,共盤活2.3萬平方米閑置倉儲資源,進一步釋放了區內企業聯通國內國外市場多元發展的新動能。
綜合保稅區是政策創新的高地,也是貿易新業態創新發展的高地。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大促期間,綜合保稅區內跨境電商企業青島邦拓思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新業態蓬勃發展的動力。
“今年‘雙十一’期間,我們進口紅酒和化妝品訂單量激增,銷售額同比增長了三倍多。”公司客戶經理廖小香說。為做好相關保障,青島大港海關提前對接,摸排企業倉儲備貨、促銷總量和物流能力等情況,并強化政策引導,優化監管方式,在賬冊設立、清單申報、貨物通關等各方面給予企業幫扶,引導規范申報,提高通關時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青島大港海關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建設高水平開放平臺載體,創新集成監管改革,穩步推進“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及中歐班列“二次轉關”等新模式新措施落地見效惠企,為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賦能。(金彬/文)
含管制精神類藥品成分 境外減肥藥入境被查象山海關全力服務對臺小額貿易蓬勃發展榮成對韓出口“活鮮”日均逾10噸樹膠粒子進口報關的手續資料及注意事項上海進口食品原料報關海上貨物運輸收運原則1至2月進出口5330.3億美元同比增長7.3%美國海運港口: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ri)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