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進出口業務中的風險帳甚至壞帳不斷增加,不僅造成利息損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系數隨之增大,這給外貿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風險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筆者根據幾年來進出口工作實踐,就業務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作一粗淺分析。
在進口業務方面,常見的風險有:
(一)、外方違約造成的風險。
賣方提供的產品規格、質量與合同規定不符,這是最常見的。針對這種違約所造成的風險,買方抵御的唯一辦法,就是依據中國 商檢 機構檢驗后提出的報告,立即向賣方提出索賠。
(二)、 外貿 代理的不規范運作造成的風險。
在進口業務中正規的 外貿 代理做法應該是 外貿公司 向用戶提供周到優質的服務,為此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費。而現在的實際做法是 外貿公司 為了攬貨單尤其是自籌外匯,在同業競爭的壓力下,一般只要求用戶提供開證保證金,保證金外的余款由代理公司代墊等,撥交時再付。一旦因市場變化或企業效益不景氣,會以種種借口推遲付款,或少付款甚至拒付,形成拖欠甚至血本無歸。有時,即使用戶是足額付款, 信用證 由 外貿公司 開出,一旦賣方違約,用戶(委托人)往往要求外貿公司(被委托人)承擔責任,形成利小風險大的局面。
(三)、賣方延遲交貨或無貨可供造成的風險。
延遲交貨的情況有兩種:一是賣方延誤了交貨日期。二是航次安排的不當。這種延遲和無貨可供會給國內用戶造成損失,用戶會提出賠償要求,這時代理方應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避險方法。
(四)、賣方與用戶串通欺騙代理。
國門開放后, 出國 做生意的人多了,內外勾結騙取國有外貿企業的丑聞時有發生。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是外貿企業輕信對方。二是對方無德無信。某些華人往往前一兩筆生意很順利,讓你相信他守信用,一旦相信了他,再趁機欺騙你一把,然后就逃之夭夭了。
以上所談淺嘗輒止,至于對策,相信每個從事 進出口 業務經營與管理的人員都很清楚。
什么國別配額、關稅配額(一)浙江省首個綜合保稅區“花落”舟山 海洋經濟發展增添“新引擎”二手(舊)家具進口報關手續流程非中轉貨物出口轉關報關流程曹妃甸海關監管進口液化天然氣34.06萬噸中國加入WTO時簽訂的《信息技術協定》不適用于個人入境時攜帶的物品咖啡豆進口報關流程及常見問題熱血男兒 愛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