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日報》報道 “中國制造”物美價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到中國市場采購商品。但據寧波海關介紹,由于不了解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政策,近期國外商人采購的商品因為涉嫌侵權而在出口環節被海關查扣的案件時有發生。
近日,寧波海關在出口貨運渠道查獲1.7萬雙假冒名牌襪子,涉及的侵權商標包括“puma”、“nike”、“adidas”等。查驗關員介紹,這批貨物混雜在一票申報品名為“毛衣、褲子”的貨物中出口的,貿易方式為旅游購物商品。
初步調查發現,貨物是一名叫俄米尼的國外商人在國內市場上采購的,委托金華某報關公司以旅游購物商品的貿易方式向海關申報出口。
海關關員李海寧當時接待了俄米尼,向其介紹,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時,發現進出口貨物有侵權嫌疑的,可以中止放行該批貨物。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后,依法對侵權嫌疑貨物以及其他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收發貨人和知識產權權利人對海關調查予以配合外,還應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據,待調查清楚后再對貨物做相關處理。
同時,海關關員還耐心細致地向俄米尼講解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像“puma”、“nike”、“adidas”這些在海關總署知識產權系統備案過的商標,海關在進出口環節發現涉嫌侵犯這些商標的貨物,將采取主動保護措施,一旦權利人確認侵權,貨物就被依法沒收。而沒有備案保護的知識產權,通過權利人書面申請,海關也會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交流,俄米尼認可了海關的做法,表示上了一堂很好的知識產權保護課,對今后的采購、出口幫助很大。
據寧波海關反映,像俄米尼的情況如今時有發生。今年6月份,南亞一位商人在國內采購了一批貨物。但出口時海關查驗發現,貨物中有18箱約2600包侵犯“nivea、dove”等商標權的濕巾。于是,海關依法給予扣留。這18箱貨物的侵權價值僅為2600元,但恰恰是因為這一點點的貨物,不僅貨物被沒收,還延誤了船期,拖延了整個集裝箱的出口,更重要的是商人的海關信用產生了不良影響。
今年8月份,日本一位商人也因為采購出口的貨物中混雜了約200件印有“adidas”標志的t恤涉及侵權而被海關查扣。因為這1箱價值僅4000元人民幣的t恤,卻耽誤了整票貨物的船期,產生的損失遠遠高于這1箱t恤的價值。
為此,海關提示,國外客商在中國采購時一定要了解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莫踩侵權紅線。
海關推動海外莞產手機國內維修試點關檢攜手促便利 助推實施“三個一”湛江海關2013年查獲走私案件案值破億元深圳首單“加工貿易方式”汽車整車出口啟航拱北關區首票企業自主打印《海關專用繳款書》在灣仔海關成功辦理上海進口面膜的清關資料重慶去年進出口突破120億美元郵政快件報關應注意的義務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