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正是各家企業盤點全年盈虧,總結得失的繁忙時期,而煙臺裕同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吳經理卻顯得格外從容自在。“這都要感謝煙臺海關一直以來對我們企業的大力扶持,”吳軍高興地表示,“自從海關實行‘分送集報’以來,我們的手續減少了,送貨及時了,成本降低了,利潤也提高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吳經理這里所說的“分送集報”是分批送貨、集中報關的簡稱,具體來說是指經海關核準,符合條件的出口加工區內生產企業和倉儲企業與區外企業之間分批次進出貨物,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海關集中辦理申報手續的特殊通關方式。這是煙臺海關為支持煙臺保稅港區西區建設,針對其通關貨物進出頻繁、報關量大、時效性強等特點,經過對內部作業流程和風險防控的縝密論證后,以“出口加工區海關物流監管系統”為依托,以“7×24小時”卡口監管實時驗放為保障,允許部分誠信度高、業務量大的企業采取的通關模式。
實施分送集報通關模式,一方面減少了企業的通關手續,企業從票票報關改為每月集中報關一次,以煙臺裕同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由以前平均每月報關1000多票變為現在的每月僅需報關10票左右。另一方面提高了企業的物流效率,這種通關模式保障了貨物生產完畢即能在24小時內隨時配送,最大程度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生產企業實現了零庫存管理。同時,這種模式還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通關手續的減少,節省了企業的通關成本;物流效率的提高,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倉儲成本;此外,企業的人力投入也隨之減少,人力資源等成本也相應降低。
據統計,煙臺海關自2009年在煙臺保稅港區西區實施“分送集報”模式以來,僅報關費用就為企業直接節省3000多萬元。該模式實施后,企業通關效率得到質的提升,生產計劃可以及時調整,供需物流更加便捷高效,為企業帶來聯動經濟效益近億元。 (姜元武 王俊濤/文)
香港碼頭提貨流程“先期機檢”落地——石家莊海關集中審像助力通關再提速甩掛運輸疊加聯運中轉 暢通中韓陸海通道出境貨物報檢時間和地點中山港海關助企業解出口“箱愁”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南京海關助進出口企業收獲增值稅率下調紅利融入長江經濟帶 湖州海關助力打造長三角水運網絡大棒有了,胡蘿卜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