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南粵大地進入了“高溫模式”,在華南地區最大的內陸港口新沙港碼頭地表溫度往往高達37、38度甚至更高,盡管如此,新沙海關的查驗關員依然堅守在監管一線,頂高溫,抗酷暑,保證著進出口貨物通關的有條不紊。
急企業所急 為企業送“清涼”
下午14點整,正是氣溫最高的時候,查驗堆場卻已堆滿了等待查驗的廢紙。了解到轄區大型生產型企業玖龍紙業有限公司急需貨物投入生產后,黃埔海關隸屬新沙海關積極協調碼頭部門,調來6臺叉車同時拆卸,并及時加派人員,頂著烈日進行查驗,保證貨物快速通關。“為能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我們辛苦點不算什么”,站在貨柜旁邊手持單證認真核對著貨物的品名、規格的查驗關員程鐘說道:“現在已經很有經驗了,每天準備幾套制服,查驗一趟換一套,否則渾身濕透一進入空調房肯定生病。”他一邊擦拭著滿臉的汗水,一邊微笑著說。
認真巡查不放松
每天一次的碼頭巡查是現場查驗部門的“必備科目”,盡管室外烈日當空,多年堅守在監管一線的關員朱勇軍已然習慣了這一切,行走著在被太陽烤的發燙的碼頭堆場,按照預定的檢查方案,核對著集裝箱的號碼和標記、查看船舶運載卸貨是否正常,并且不忘提醒船員注意作業安全。雖然酷暑難耐,汗水順著臉流淌,衣服濕透,他的腳步卻依然沒有慢下來。
集裝箱查驗最“烤”人
地面溫度37、38度,集裝箱內溫度更是在45度以上,箱內悶熱且氣味難聞,查驗一線的關員也要面對“烤”驗,進去一次再出來就像從水里撈出來的似的。這次要查驗的是銻金礦石,集裝箱門一打開,一股刺鼻的礦石異味撲面而來,查驗關員一頭鉆進集裝箱,認真核對嘜頭,查驗貨物。還沒有10分鐘,就大汗淋漓,海關制服全部濕透,緊貼在身上了。“這時,海關檢查工作已不是個體力活和技術活了,而且還是辛苦活”,剛完成檢查工作的關員李劍維打趣說道。在看著集裝箱門關好加上封鎖后,他才轉身離開。
在海關查驗現場,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重復。(王再明/文)
全國“三互”大通關改革現場會代理馬達加工機械出口報關北京海關開展全國首例境外電影底片洗印加工貿易業務?俄羅斯樺樹茸上海港進口清關要辦理什么手續才可以?廈門海關高效服務首屆兩岸特色購物節長沙海關支持湖南省開通首條至非洲國際貨運航線深圳、黃埔海關聯合摧毀走私輪胎網絡“源頭活水”為活魚出口增活力——汕頭海關開展“農食產品通關綠色行動”助力活魚加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