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舟達油7”號供油船裝載著600噸保稅燃料油從中化興中岙山石油基地碼頭出發,抵達寧波大榭碼頭,為停泊在那里的一艘外輪加油。與此同時,在舟山蝦峙門北錨地,“瑞寧6”號散貨船卸完貨后,加注了205噸保稅燃料油,再次踏上航程。
從2017年掛牌到2020年擴區,四年多時間里,杭州海關聚焦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建設發展,根據浙江自貿試驗區油品貿易發展需求,持續推出監管創新舉措,不斷提高油品貿易便利化水平,助力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油供應業務發展。據海關統計,掛牌以來,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油供應量累計已突破1700萬噸。
“自貿試驗區成立以后,保稅燃料油供應量逐年增長。”舟山海關保稅監管科科長張磊說。數據顯示,自貿試驗區成立前的2016年,舟山保稅燃油供應量為106.5萬噸,而2020年舟山保稅燃料油供應量達到472.4萬噸,成為國內第一加油港。
“海關的制度創新為油品貿易便利化提供了支撐。”四年來的變化,讓參與保稅燃油供應的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區域調度經理傅旒平深有感觸。如杭州海關出臺的“一船多供”舉措,針對供油船連續供油每次都要辦手續的“堵點”,讓供油企業無需“海陸來回跑”,受到企業歡迎。“過去我們的供油船在裝載完保稅燃油后,一次只能為一艘外輪加油。有了新的便利化措施,供油船提油一次就可以為多艘外輪加油。”傅旒平說,“這一改革可以大幅提升加油效率,降低倉儲和物流成本。”
四年來,杭州海關聚焦油氣全產業鏈貿易便利化,每年都會研究推出像“一船多供”這樣含金量十足的創新舉措。
2017年,推出“保稅燃料油跨地區直供”,減少了保稅燃料油跨關區供應二次入庫出庫流程,為企業節省了物流及倉儲成本。后續不斷優化該舉措,支持跨地區直供從“一船一地多供”升級到“一船多地多供”。
2018年,推出保稅油品混兌政策,允許區內企業將不同稅號的保稅原料油品按照測算比例在油罐中混兌調和成燃料油,并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將實施范圍從同商品編碼下保稅油品混兌拓展到不同商品編碼下保稅油品混兌,使得企業混兌原料的可選擇性更大,更自主。“這個政策很實用,這些年應用下來,讓我們的油價每噸下降了數美元。”浙江自貿區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至今,公司已完成燃料油混兌約40.6萬噸。
2020年,杭州海關主動對接轄區企業需求,出臺《出口監管倉入倉退稅操作指引》,簡化監管流程,保障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順利落地運行。
此外,杭州海關還結合智慧海關建設,加快數字化進程,研發應用保稅燃料油加注“一口受理”平臺,在出庫、供船、核銷等環節采用“網上申報+遠程監管”,讓企業辦理業務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俞晶、王暉/文)
二手液相色譜儀進口報關,這里有你想要的資料!上海進口口腔噴霧清關的流程以及資料集裝箱海運常識(二)進出口商檢技術法規體系(一)臺灣高雄港海運進口清關公司哪家值得信賴?航空貨物托運出口申報(三)奶酪條進口報關進口商需要什么資質及其代理流程哪些是普惠制原產地證明書格式_哪些國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