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安徽省某科技有限公司因為向海關申報內銷時未使用加權平均價格,造成偷漏稅而被處罰。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價格按海關審定內銷保稅貨物完稅價格辦法(海關總署211號令)的規定以料件原進口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完稅價格。在實際業務中一般以其合同有效期內或電子賬冊核銷周期內已進口料件的成交價格計算所得的加權平均價為基礎審查確定完稅價格。
無論時歸并前還是歸并后的加權平均價格,企業都可以通過計算進口報關數據獲得,因為不清楚加工貿易內銷規定而使用了最近一批次的進口價格,倒霉的是這個價格比平均價格要低。有些地方的海關在進行內銷報關單初審時就可以發現企業申報價格與加權平均價格不一致,將報關單退回企業修改。企業還可以向海關確認系統內的加權平均價格。所以海關審查太寬松也不是好事,往往把問題留在后續監管中爆發。
如果上述的加權平均價格存在歸并前比歸并后要高的情況,企業切勿僥幸,也不要為了節省一點關稅就以較低價格申報,而應該以料件歸并前的價格向海關申報。反過來,如果歸并前的加權平均價格較低,為了維護企業的利益,通關部門也應該出示相關進出口資料和計算依據,向海關爭取按歸并前的加權平均價格補稅。
進口功能飲料清關注意事項有哪些上海進口清關|一般貿易進口上海清關時間大概需要多久?進口規范申報如何填制品牌?上海醬油進口商檢報關代理服務船舶噸位定義和計算公式(二)代理韓國口紅半成品空運進口報關出口報關代理公司|出口報關流程日本進口餅干大連清關公司_預包裝食品餅干進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