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國際汽車碼頭,540臺長城品牌新能源車在上海海關所屬外高橋港區海關監管下,搭載滾裝輪出運南非。海通碼頭、南港碼頭兩大主要汽車出口碼頭1月累計汽車出口近11萬輛,取得新年“開門紅”。
上海海關努力打通一條從出口申報到商品檢驗再到口岸放行的“全鏈條”綠色通道,為新能源出口營造更加安全便利的通關環境。
日前,德譽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喬艷焦急地聯系浦江海關,該公司原定出口海外的503臺奇瑞新能源汽車,由于目的地國商品檢驗標準變動等原因,最終只有120臺能夠趕上船期。“船明天就要開了,希望浦江海關能夠盡快為我們辦理短裝業務,讓能夠出口的盡快出運,同時也不影響后續車輛通關。”
針對這類特殊情況,浦江海關一方面依據“提前申報”的配套政策,主動篩查申報后超期未進港的單證情況,建立與車企“一對一”的聯絡溝通機制,幫助提高應對船期調整、推遲、變更等不可控原因導致的貨物無法進港出運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優化報關單修撤流程,進一步壓縮“受理—審批—修撤”各環節的銜接時間,指派專人對短裝貨物進行跟蹤處置,為企業后續出口提供便利。最終浦江海關當天就完成了報關單修撤手續,保障了這批汽車出口“先起跑”,國外“先上市”。
今年以來,已經有3.2萬輛新能源汽車從浦江海關申報出口。
除了汽車整車,配套的鋰電池也是新能源出口的重頭戲。鑒于整車用動力電池屬于危險貨物,對其出口使用的危險貨物包裝進行性能檢驗就成為海關保障安全出口的重要環節。
位于上海寶山區的上海新通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底接到了首單為新能源車鋰電池生產配套出口木包裝箱業務。吳淞海關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至企業取樣并安排實驗室檢驗,但在第一次檢驗中,木箱出現跌落實驗不合格情況。
新通聯寶山工廠總經理孔祥軍表示:“當時訂單時限已經迫在眉睫,看到包裝檢驗不合格的消息,我們心都涼了半截。是吳淞海關迅速派員到企業,跟我們一起研究木箱設計圖紙,分析不合格原因,協助改進了產品設計。”
新改進的木箱下線后,吳淞海關又第一時間安排取樣和重新送檢,確保合格后出具了證書。目前,該企業每月生產用于鋰電池包裝的木箱逾一萬只。“海關不光嚴格監管,更主動服務。有了海關的支持,我們生產和出口都更有信心和底氣。”孔祥軍說。
在外港海通碼頭,2艘體型巨大的汽車滾裝輪正靠泊在碼頭上,一條長長的引橋將出口汽車待裝船區與滾裝輪靠泊點連起來。外港海關查驗九科科長陳佳說:“從待裝船區到真正開上滾裝船,中間就這短短的100米,我們全力做好口岸通關保障,就是確保這最后的100米安全、順暢。”(解雙雙、顧宸瑜/文)
電池零件進口報關清關操作流程【進口報關】皇崗海關查獲今年最大宗走私香煙36萬支“紙黃金”助力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文錦渡海關查獲涉嫌走私進口凍雞爪24.52噸跨關區主動披露奮進新征程|破解高質量發展的“京畿密碼”越南樹立建設現代化海關與世界接軌高效監管為廣州進口水果“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