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廈門海關駐海滄辦事處工會被福建省工會授予“福建省模范職工小家”稱號。沉甸甸的證書凝聚著這個集體辛勤的耕耘和付出。自2011年獲評市級模范職工小家以來,海滄辦工會持續開展“建家”活動,在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抓組織管理,健全“家”制度
“工會活動應該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見。”“我們組織活動要更高效、更細心。”會議室里,討論聲此起彼伏,而這只是工會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的一個縮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永遠要走在前頭。近年來,該辦工會不斷加強組織制度建設。通過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并成立經費審查委員會。根據該辦現有會員數,從中選舉產生7名工會委員。工會委員會認真制定各項活動預案、經費預算,做到活動井然有序,開支安排合理。先后建立并細化了例會、慰問、學習等6項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工作職能,深化工作內涵。組織工會委員學習《工會法》等各項工會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做好工會工作的自覺性,為開展工會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強基礎設施,構建“家”平臺
“辦里的活動場所多,我們的選擇也就多了。”看著日益完善的各類活動場所,關員們由衷地發出感嘆。翰墨飄香的書畫創作室匯聚了愛好者們的丹青妙筆,這里跳躍著創作的靈感,演繹著藝術的樂章;門類齊全的圖書室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這里藏書上千冊,書海任遨游;光輝亮麗的榮譽室承載著歷史和榮耀,這里述說著曾經的故事和功績,散發著繼往開來的豪邁情懷;煥然一新的黨團活動室成為了學習交流的園地,這里有最新的前沿知識,綻放著燦爛的思想之花;活力四射的運動場所活躍著熱情洋溢的身影,這里可放松身心、鍛煉體魄,塑造著關員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平臺建設是“建家”的基礎。該辦工會先后建成“七室三場”,力爭做到關員活動有場所,娛樂有設施。此外,積極利用網絡拓展小家建設的新平臺,開辟網上政工之窗、且行且攝、健康驛站、好文分享、美食天地等專欄,供廣大關員交流心得、展示風采。
重文體活動,營造“家”氛圍
“文體活動的開展讓我們能夠凝聚在一起,更有一家人的感覺!” 文體活動是“建家”的重點。該辦工會積極組織各類文體活動,營造融洽和諧的“家”氛圍。
定期開展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書法、攝影等多個興趣小組活動,并為關員辦理綠色騎行自行車卡、戶外運動卡等,倡導健康的休閑娛樂方式,豐富關員的業余生活;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趣味運動會、書法家義務寫春聯、元宵猜燈謎、親子攝影展、“活力巾幗”、“我秀我家”、觀看紅色電影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
在工會的努力下,海滄辦積極組織參加廈門海關舉辦的各類比賽,成績斐然:在第三屆廈門海關體育運動會中,獲得“優秀組織獎”、“體育道德風尚獎”和團體總分第五名的好成績;在慶三八“魅力巾幗展風采”趣味運動會中勇奪冠軍;在“廉政情景劇”比賽中獲二等獎;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歌詠比賽中奪得亞軍……
文體活動的蓬勃開展,極大地營造了和諧的“家”氛圍,提升了關員們干事創業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倡人文關懷,打造“家”文化
“關員生日時,不忘送上一份問候;關員取得榮譽時,不忘送上一個祝賀。”人文關懷是“建家”的根本,也是“家”文化的核心。海滄辦工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探索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行機制,不斷增強全員奉獻意識,積極打造“家”文化。
平時認真開展“六必訪”,即關員生病住院必訪、結婚生育必訪、長期在外地工作必訪、逢重大困難或挫折必訪、關員家庭或鄰里之間有重大矛盾必訪,把關員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組織的溫暖送到關員的心坎上。2014年以來,共看望、慰問生病住院、生育子女及家庭困難員工46人次。
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別人員開展關愛活動:組織大齡單身青年聯誼活動;面向年齡大的關員開展養生講座;組織關員及子女參觀廈門消防支隊及市消防教育科技館;重視女關員關愛工作,設立專門的哺乳室,為哺乳期女關員提供方便......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該辦工會大力倡導“奉獻社會”,將關愛向社會延伸。組織開展無償獻血、網絡文明傳播等志愿者活動,連續五年通過網絡開展“地球一小時”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倡導節能減排。積極參加“玉露育青苗”、“金秋助學”、公園清潔、綠化植樹、愛心捐贈、春運志愿服務、文明交通督導、“愛心媽媽編織毛衣”等公益活動,長期與海滄囷瑤村共建,慰問孤寡老人,并與囷瑤小學、鐘山小學的學生開展結對幫扶。
(林志建/文)
汕頭海關推進一次性聯合檢查見新成效昆明海關兩月查獲走私糧食2200余噸北京海關啟動2019年度備訓檢疫犬培訓“小萬助教工作室”走進幼兒園 杭州海關加大志愿服務品牌建設鞋底藏匿走私iphone手機入境被查獲大件貨物出口香港是怎么運輸?滿洲里海關助力全國首單鐵路模式出口提前報關貨物快速放行服務“爭分奪秒” 監管“量體裁衣” 上海海關助力打造飛機“心臟”維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