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自7月1日啟動運行近5個月以來,截至11月21日,京津冀三關共接受申報報關單180萬余票,日均達1.3萬余票,其中,在異地口岸進出口而在本地海關實現申報放行的報關單3.4萬余票。
區域通關一體化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物流運輸等成本,使企業可以就近在“家門口”辦理申報通關等手續,免除了往返奔波之苦。紗帝技術網布(天津)有限公司長期從首都機場海關進口貨物,一體化通關模式實施不久,該公司調整進口合同安排,符合企業需求和一體化通關要求的貨物,于10月份回到了天津口岸申報,享受了成本降低與辦事方便的“雙重利好”。公司物流部經理楊秀杰說:“區域通關一體化是海關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企業在市場機制下自主選擇。”據初步統計,區域通關一體化實施以來,京津冀三地已有近1600家跨關區通關的進出口企業,回到了屬地辦理海關申報手續。
通關效率的明顯提升是區域通關一體化帶來的又一變化。據海關統計,實現一體化通關模式以來,第三季度在天津申報北京空運進口貨物,從企業向海關申報開始到海關最終放行,平均通關效率為11.3小時,較上半年提升18.4%;同期在北京申報天津海運進口貨物,平均通關效率為39.4小時,較上半年提升了33.7%。以從事自動控制系統的霍尼韋爾(天津)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自7月采用一體化通關模式(不包括口岸清關和轉關)以來,至今已完成460票一體化通關業務。據公司物流部門負責人介紹,一體化通關模式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了,目前企業從向天津海關申報進口到貨物最終放行節約了3個小時,為企業零庫存的生產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通關成本的下降。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關務經理應靜說:“公司采用一體化通關模式后節約了通關成本。據初步估算,平均每個月的通關成本減少至少20萬元,其中倉儲費約12萬元,轉關車隊運費近6萬元。”
通關一體化改革也為加工貿易企業帶來了便利。“京津冀異地加工貿易”隨一體化改革同步實施,企業辦理異地加工貿易手冊只到一個關區就能辦完所有海關手續。僅7、8兩個月份,天津海關憑加工貿易經營單位所在地商務部門核發的《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已直接為京冀企業設立異地加工貿易手冊24本,備案金額3.22億美元,涉及石油、動車組、服裝、鞋等行業。
作為率先啟動實施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海關,京津冀三地海關的一體化改革從開始就備受矚目。從海關總署5月份出臺方案,到7月1日率先在京津兩個海關啟動實施,再到9月22日實現在京津冀海關的全面推開。“通關一體化實施近5個月以來,山西、陜西、河北等等內陸地區企業也開始陸續到天津申報進出口業務,我們的業務空間一下子大了很多。”天津永誠世佳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寇毅表示,通關一體化有效推動了京津冀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效應。天津三星視界移動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孫世奇表示,一體化帶來的通關便捷,幫助該公司這樣的電子產品生產型企業,有效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競爭力。天津中遠國際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關務中心經理王亞良認為:“京津冀通關一體化促進了環渤海區域物流資源的整合,將帶動企業實現更大發展。”
便利化通關讓進口花木更加美麗火車托運2入境展品本次進博會清關代理的便利政策昆明長水機場將開通“通程航班”中轉聯運業務出口呼吸機空運報關到印度如何操作廣州海關推進“匯總征稅”促外貿穩增長拱北海關無害化銷毀980多噸走私凍品全國首批外錨地供油點在舟山正式啟用 海關提供全方位通關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