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十九大報告中,杭州海關隸屬蕭山機場海關旅檢二科科長丁驍敏最喜歡的一句話。
作了28年的海關旅檢關員,47歲的丁驍敏見證了杭州航空口岸的迅速發展。30多年前,“杭州—香港”航線開通時,一周只有一趟,往來也多是商務人士或者探親的港澳人士,而現在,“杭州—香港”航線每天至少“六進六出”,雙休日打“飛的”去購物的旅客也不少。
“最初整個機場海關才十多個人,現在光我們科就有10個人,但還是經常忙不過來。”杭州空港的國際航線最初只有零星幾條,而現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直通國際各大地區的航線突破70條。今年,蕭山機場旅客出入境人數預計突破480萬人次,海關監管貨運量去年接近13.8萬噸。“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丁驍敏補充說。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丁驍敏和同事們常常需要晝夜顛倒,作息、飲食不規律,節假日更加繁忙。去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丁驍敏整整8天常駐旅檢現場,大多數時候,他都在查驗房里、在x光機屏幕前、在人流如織的旅檢現場,每天值班到后半夜,困了就喝茶提神,累了就在辦公室沙發上瞇一會兒。也正是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全體旅檢關員自覺克服各種困難,全勤上崗。此前,丁驍敏曾有機會調出旅檢崗位,到作息更規律的科室,但他婉拒了。他說,雖然工作量不斷上漲,但能親身見證國家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成果,自己“累并快樂著”。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對于我們海關人來說既是鼓勵又是鞭策。我相信,只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強大。”丁驍敏說,他將認真履行一名海關關員、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繼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助力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成為面向世界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夏克強/文)
基里巴斯水產品首秀進博會空運提單使用編號說明(三)赤峰海關幫助企業挽回損失500余萬元春耕農時雖忙,生物安全勿忘海關助力蓬萊葡萄酒躋身世界“新貴”黃埔海關稽查部門“云”監管“云”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常用的海運術語縮略語(四)關檢合作“三個一”在蘇州工業園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