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博興內陸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開展業務以來,濟南海關所屬濱州海關不斷深化創新思維,持續向科技要效能、要動力,縮減企業物流和運營成本,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助力內陸港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一班裝載3000噸板材的班列從內陸港緩緩駛出。這批板材將在青島港國際場站搭乘國際郵輪前往公共海外倉直達客戶。
博興縣有約230家進出口企業,目前已在多個國家設有海外倉。為打通內陸港與海外倉通道,當地以京博鐵路貨場為基礎打造內陸港,開設“濱海歐”海鐵聯運班列,實現內陸港貨物直達青島港。同時為節省通關時間,當地進一步籌劃建設公共海外倉,聯通內陸港與海外倉,打通生產、報關、出口、物流等外貿全鏈條,助力企業“破浪出海”。
為保障海外倉業務順利推進,濱州海關成立工作專班,提前了解企業備貨信息及出口計劃,安排專人對接企業服務、訂單上傳、預約通關等措施,進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相關政策指導,幫助企業根據申報要素完成首次申報,落實hs編碼簡化申報、跨境電商轉關簡化錄入等一系列便利措施,幫助企業順利開展業務。
“原來我們博興外貿企業一般是通過汽運鐵運的方式,將出口產品運輸到港口,報關、查驗、放行等通關手續基本是在港口辦理,排隊等待的時間很長。”山東千乘國際陸港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鐵華說。
為打通內陸出海“最后一公里”,濱州海關多措并舉,助力博興縣開通海鐵聯運“濱海歐”國際貨運班列,與之前開通的“濱新歐”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并駕齊驅。同時,海關積極與山東千乘國際陸港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對接,打造博興內陸港多式聯運運營中心,將出海口“搬到”了企業家門口,為企業架起與世界聯通、高效運轉的通道。
內陸港將港口功能前置,同時具備海關監管、碼頭延伸、堆場和港口客服四大功能,將外貿企業通關時間進一步壓縮,為外貿企業節省了出口集裝箱在港口產生的退關、換船、堆場使用等環節費用。“通過內陸港出口通關,可以十分便捷地完成租船訂倉、申報、查驗等相關手續,現在我們可以放心接單。”愉悅家紡有限公司進出口分公司經理王向進說。(藺向前、張建明/文)
化妝品進口報關具體流程蘇州海關在郵寄渠道查獲一整根象牙提單出口方通關前的準備工作(一)海關助力深圳儲能電池出口高速增長海關推出14項的自貿區監管服務創新制度海關優質服務助中國海工駛向“深藍”拱北口岸年內截獲58件象牙制品湛江海關開展安保應急演習迎接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