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提高綜合保稅區發展水平,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南京海關緊扣“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發展目標,全力服務江蘇自貿試驗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助力江蘇自貿“試驗田”結出豐碩“創新果”。
“智貿診斷器”是年初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在蘇州自貿片區創新推出的海關規范申報智能審單系統。該系統以報關單規范申報為切口,首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海量報關記錄進行機器學習,可以對各類規范申報差錯做到瞬時判別。“系統上線兩個月以來,顯著提高了我們的報關時效,減少人為差錯,還降低了運營成本。”蘇州偉中報關有限公司貿易合規部高級經理陳剛表示。“智貿診斷器”數據處理能力可達每小時數萬條,可以自動核驗企業報關申報要素是否正確并及時反饋結果和錯誤類型。
此外,在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集中監管與公共服務平臺召開的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線下審批風評會上,作為南京自貿片區的企業代表,南京馴鹿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倉儲部高級經理李瑩說:“海關為我們企業參加風評提供政策咨詢,疑問解答,簡化流程,快速組織線下風評會,大大縮減了風評時間,為我們的進出口特殊物品打造了一條快速通關路徑。拿到《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單》后,只要電子信息正確且齊全,我們的特殊物品也會在1至2個工作日及時通關,解決了生物制品長時間暫存活性受損的問題。”
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集中監管與公共服務平臺是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為促進南京自貿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出的“一站式”通關服務平臺,是以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為特色,集成企業政策培訓、事前咨詢、風險評估會組織、報關清關、集中查驗、特殊物品后期監管及“無害化”處理等的綜合服務體系。平臺組建了專家人才庫,實行線上線下風評相結合,做到即報即評,江蘇省內企業均可參評。自平臺建設以來,累計服務進口企業145家,舉辦風險評估會7次,95家次企業參加,涉及371個產品,實現自貿區內即時風評。
近年來,南京海關深耕中國(江蘇)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找準小切口、快見效的政策創新,共提出海關監管制度創新舉措23條,其中6條通過總署備案;緊扣全流程、高集成的制度優化,推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和“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等改革試點經驗在關區復制推廣,推動江蘇自貿試驗區第二批改革試點經驗中“船載危險貨物‘1+4’聯合查驗”在長江沿線口岸復制推廣。(王嬌龍、杜欣/文)
上海咖啡豆進口商檢報關代理服務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通關量突破4000萬件二連海關迎戰風沙保通關再添新通道 鄭州海關助力中歐班列(鄭州)線路再擴容莫桑石進口報關清關知識小課堂來了寧波保稅區海關成經濟發展“助推器”重慶海關驗放渝新歐國際貨運首發專列烏拉特海關“先放后稅”促外貿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