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一批重18000噸的烏拉圭大豆入庫貴陽綜合保稅區,標志著貴州省首個進口原糧加工項目落地。
為保障這批原糧進口,貴陽海關所屬筑城海關從項目立項初期就積極介入,與貴州省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做好前期各項糧食生產加工所需要的認證和評審工作,幫助企業獲得貴州省農業部門頒發的首張gmo證書。通過與口岸海關密切溝通,將錨地檢疫改為靠泊檢疫,實現進境糧食表層檢疫即到即檢,雜草籽、昆蟲等檢疫項目當天檢測,縮短了企業的通關時間。在確保信息暢通、監管到位的同時,筑城海關進一步簡化辦理環節,讓企業無紙化辦理調運手續,提高進口糧食調運效率。在運輸企業接卸工作開始前,筑城海關派關員提前開展作業指導,實現海關聯運無縫對接,且運輸過程檢疫措施到位,確保防止外來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傳入。
“今年以來,在克服疫情影響下,筑城海關在完善審批手續、協調倉庫租賃、工廠建設等各個方面都為我們項目落地提供了全力支持,讓我們在短短5個月之內,就獲得了全省第一張糧食加工證書。”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貴陽海關將進一步支持貴陽綜保區進口加工產業集聚,繼續推動糧食、飼料、食品加工項目發展,助力貴州省糧食、飼料、食品供應保障和進出口貿易發展。(郭宇/文)
RFID航空貨運管理(二)保通保暢添“年味” 海關服務“不打烊”牛油果進口廣州報關相關問答紅珊瑚不是“瓷器擺件”廈門海關勸返10名“獵狐”逃犯“區域通關”模式提高日照口岸通關效率進口舊設備清關如何操作?需要哪些資料?巴西雞肉進口報關代理全球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