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動力集團下屬滬東重機有限公司委托同集團下屬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承接的雙燃料柴油機的外發加工任務,現進入中期裝配階段,預計11月初完成驗收。
受益于海關一體化保稅監管政策試點,同屬一家集團的兩個子公司,開展這項業務不再向海關辦理備案手續。此舉不但節約生產成本,還免去料件進出企業申報的時間、精力和費用,生產進度幾乎沒受影響。
近年來,裝備行業集團化經營趨勢日趨明顯,企業集團內的母、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統一開展采購、生產、加工、銷售等業務成為新常態。按照海關傳統監管要求,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與子公司均屬于獨立法人,需要分別辦理加工貿易手(賬)冊,各自備貨、分別使用、分別管理,各類保稅生產要素在各個子公司間流轉不夠順暢,企業集團化運作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為了打破這一困局,從去年開始,海關總署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上海海關根據企業需求和關區加工貿易監管情況,由浦東海關選取滬東重機作為牽頭企業開展此項試點任務。同時與長三角兄弟海關加強協作,探索更適應現代企業運作模式的海關監管。
試點明確,集團內保稅料件可直接在集團內部的5家子公司間流轉使用,子公司間可以互相借用場地存放保稅料件,部分臨時不夠用的料件還可以自行串換使用,從而實現集團對保稅料件的統一規劃、采購和調撥使用,產能得到高效釋放。不僅如此,成員企業間不作價設備可以直接調配使用,真正實現設備共享。辦理全工序外發加工業務可享受免于提交擔保金,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上海海關將企業集團保稅監管改革試點作為支持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重點舉措予以實施。浦東海關針對試點企業情況,加大改革推進力度,不斷完善具體監管措施,給集團企業在加工貿易保稅料件的集中采購、統籌制造、管理等方面帶來了積極的變化。“參加試點后,我們集團內成員企業間外發加工業務不再向海關備案,簡化了管理流程,節約了管理成本;保稅料件可以在集團內跨企業串用,解決了緊急缺件,確保了生產連貫;保稅料件跨企業間直接流轉使用,流轉時長壓縮近一半,提升了利用效率,節約了物流成本?!眳⑴c試點的企業滬東重機總經理李靖深有感觸。
企業集團保稅監管改革試點,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也讓參與試點的船舶裝備制造業迎來了春天。中國船舶集團公司內部上游企業船用核心部件生產速度大幅提高,帶動下游企業船舶制造效率,船舶整體交付更快。其中,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得益于政策優勢,制造加裝脫硫裝置、具有更高環保指標的集裝箱船,受到國際市場青睞。目前已有28條船舶辦結海關手續順利出口,出口額同比增長167%,15條船舶業已開工建造。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關區參與試點的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值36.95億元,同比增長約1.83%。(張仁揚/文)
海南火車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效應釋放廣州海關監管服務觀賞魚安全“游”進來海運提單正面填寫注意事項信用證審查要點詳解上海代理清關公司|咖啡進口報關清關手續和單證北京海關貼心服務 全力保障京交會“一路暢通”藝術品進口清關之前需考慮到的3個問題福州海關出臺12項公告創新改革舉措助力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