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支志愿服務分隊,登記在冊的青年志愿者超過青年總人數的90%,志愿服務蔚然成風。“12.5”國際志愿者日,上海海關志愿者們正用愛心奉獻的實際行動,闡釋著心中對“志愿精神”的理解,在愛心志愿服務中激揚青春。
用專業和愛心,傳遞志愿“正能量”,用專業知識服務他人與社會,是海關志愿者們一直以來的努力。“thank you very much”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上,兩位錯過接船時間,與友人失去聯絡的外籍人士,在海關志愿者的幫助下終于見到了朋友,他們激動地對這群年輕人豎起了大拇指。自吳淞國際郵輪港2012年正式投入運營起,海關志愿者們就用自己的海關專業知識,為有“東方之睛”美譽的吳淞港添上“亮睛”一筆。他們凌晨6點上崗待命,為旅客提供通關咨詢、指引服務,全力實現通關現場“零等待”。今年以來,上海海關組織開展了23場為民服務集中行動,200余名海關青年通過“法律宣講團”形式,深入社區、學校、企業設點咨詢,就海關法律法規知識進行答疑解惑;志愿者們還利用微博平臺,制作海關拍賣流程及口岸現場查驗流程的“科普帖”,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宣傳海關業務流程。
上海海關志愿者堅持用愛心打造特色公益品牌。1995年3月,上海海關全體干部職工捐資援建了安徽壽縣金鑰匙希望小學,17年來來志愿者們一直堅持著助學行動,多次向學校捐贈電腦、課桌椅、教學設備、圖書等教學配套設備,每年邀請希望小學師生代表與志愿者結對,到上海參加“海關與希望工程手拉手”夏令營,累計已有240余人次師生參與活動,并選送3 批共13名志愿者到希望小學支教。上海海關各隸屬海關和派駐機構也紛紛推出了各自的特色愛心項目。浦東海關成立了一支“微笑天使”志愿服務隊,連續8年在地鐵站臺提供志愿服務,并活躍在結對幫困助學、義務獻血、加入中華骨髓庫、“心系豫息——農民工子弟學校結對活動”等多項志愿活動中。外港海關參加了“根與芽”公益項目,派出志愿者走進高行鎮、上鋼居委、曹路鎮等居委會、社區,為社區居民講解五色垃圾分類常識。浦江海關通過微博“1份早餐”計劃聯系了云南山區學校,為云南怒江瀘水縣上江鄉舊乃山完小和瓦本小學的學生們捐衣捐書。現場業務一處與淮海中路“陽光之家”長期結對,并通過“愛心接力換”活動為孩子們送上圓夢禮物。其他如“隨手公益”行動、“小志在行動”文明行車標識推廣活動、“碎片時間快樂公益”活動,利用上下班時間輪流義務承擔交通秩序維護工作等,也都展示了海關志愿者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上海海關涌現了5個上海市志愿服務集體,5名上海市優秀志愿者,目前上海海關登記在冊的青年志愿者超過全關青年總人數的90%,共有15支志愿服務分隊,每個分隊均設計了具有青年特點的名稱和標識,與所在社區、街道、民工子弟學校等公益場所建立志愿服務基地,構建起一個遍布上海的愛心網絡。“在付出中得到幸福,讓肩上的金色關徽更加閃亮。”這是上海海關青年志愿者的共同心聲。 (邱健/文)
長沙海關支持湖南二手工程機械首次出口一篇搞懂生物試劑進口報關的流程以及生物試劑范圍用愛播撒希望的種子——杭州海關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在行動海關總署公布2010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與臺風“搶時間”廣州海關保障口岸貨物通關順暢黃埔海關開展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活動汕頭海關反走私宣傳“進村莊 入學堂 上漁船”湛江海關首票公路艙單轉關業務試運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