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載滿國產桔子、蘋果的冷藏車緩緩駛離巴克圖口岸,它們將被運往阿斯塔納、阿拉木圖、莫斯科、圣彼得堡、車里雅賓斯克等果蔬貿易市場,并有部分出口產品經俄羅斯轉運至歐洲其他國家銷售。現在新疆共有四條農產品“綠色通道”,“一帶一路”瓜果飄香。
“綠色通道”助推了新疆農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17年1-10月,新疆口岸出口農產品達到32萬噸,貿易額達到27.2億元,分別增長13.8%、20%。以巴克圖口岸為例,該口岸從2013年的進出口農產品5萬噸,到2016年進出口農產品已達10.2萬噸,在三年內實現了出口農產品貨運量翻倍,巴克圖口岸的農產品“綠色通道”已經成為口岸的一張綠色名片。
塔城市永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塔城地區農產品出口量最大的外貿企業,多年來專門從事農副產品出口業務,業務經理胡建華表示:“‘綠色通道’開通以后,我們出口農產品可以向海關預約施封了,出口通關時間壓縮了一半,通關快了,倉儲費用也相應減少了,很多農產品在出口當日就能抵達哈薩克斯坦市場,果蔬的新鮮度和外觀都保持的好,國外客商非常喜歡。”
海關通過多種便利措施促進“綠色通道”的暢通和便捷。為縮短農產品通關時間,海關在開通“綠色通道”的口岸設置“農產品專用報關窗口”,實行預約報關,出口企業可申請實施“門到門”服務;根據農產品存儲時限、標準的不同,對農產品進行分類,對于果蔬類易凍、易腐農產品設置優先辦理程序;企業可申請實施先裝車后申報或邊申報邊查驗的通關方式,避免多次裝卸造成損失;農產品還可以通過集中報關實現快速通關;在出口環節,企業可直接車對車進行倒裝,避免二次裝卸,降低裝卸費用。除此之外,在巴克圖口岸,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率先開展的聯合查驗工作,成功實現了通關模式由“串聯式”向“并聯式”的轉變,這個制度創新將在新疆各口岸推廣。自四條農產品“綠色通道”開通以來,效果日益顯現,出口農產品種類也日趨豐富,不但包括柑橘、鮮桃、蘋果、葡萄等水果,也包括了番茄、彩椒、大蒜等新鮮蔬菜。
烏魯木齊海關黨組書記、關長趙革表示:“‘綠色通道’的開通有效減少了農產品損耗,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擴大新疆農產品出口、開拓農產品海外市場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新疆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全國通關一體化、‘三互’大通關等海關通關改革的推進,農產品從走到中亞國家發展到走入歐洲,越走越遠,以后還將伴隨著‘一帶一路’的列車,奔向每一個車輪到達的地方。”(賈佳/文)
廈門海關助力中歐(廈門)班列滿載而歸閘口海關截獲瀕危珊瑚硫磺進口代理清關資料_硫磺港口清關資料黃埔海關從容應對“出口轉型內銷”的挑戰福田海關全力保障援港中成藥快速通關佛山中院對兩起郵包藏毒走私案作出判決上海海關加速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遼寧自貿區五周年:守正創新促發展 勇擔使命奏強音